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报道大牛配资网,德国国防部近日通报称,7月初,一架隶属于德国军方的侦察飞机在红海空域执行欧盟“盾牌”护航任务时,遭遇下方中国军舰发射的激光照射。飞行员因安全考虑紧急中断任务,迅速折返并最终降落在吉布提的军事基地。此事引发德国方面高度关注。
目前,德国已召见中国驻德大使邓洪波,强烈谴责该事件,并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严正声明,称“危及德国人员安全,干扰执行任务的行为绝不可接受”。德国国防部发言人特别强调,涉事的中国军舰虽然此前多次出现在该海域,但此次“无预警、无正当理由”的激光照射,已经对人员和装备构成了直接威胁,性质严重。
红海这条仅数十公里宽的战略通道,是全球贸易的重要枢纽。2023年,超过2.6万艘商船穿行此地,承载全球12%的石油运输。自2023年巴以冲突爆发后,也门的胡塞武装以声援巴勒斯坦为由,频繁攻击过往西方商船,迄今已发动百余次袭击,甚至击沉英国货轮。为了应对这一严峻局势,欧盟于2024年2月启动了护航“盾牌行动”,德国则在当年10月派遣军机进驻吉布提基地,承担海上监视与护航任务。
展开剩余70%中国军舰在红海及其附近水域的存在由来已久。自2008年起,中国海军持续在亚丁湾和索马里海域执行反海盗护航任务,2017年更在吉布提建立了中国首个海外保障基地。中国军舰在该区域的巡航和护航是正常的军事行动流程。相较之下,德国侦察机主动靠近中国军舰的行为,缺乏正当理由,且对中国舰艇构成威胁,因此中国采取反制措施情理之中。
关于德方称的“无预警激光照射”,专业人士对此表示疑虑。德国国防部曾明确指出,过去中国军舰遇到德国军机时,双方通常通过无线电沟通,但此次事件中“打破了这一惯例”。回溯2024年秋季大牛配资网,德国“巴登-符腾堡”号护卫舰经过台湾海峡时,中方不仅派出舰艇伴随,还使用激光干扰,配合战机升空警戒,显现高度警惕。
尽管德方提前通报了航线,舰长舒尔茨少将仍评价此次行动“安全但不友好”。类似的激光对峙,美西方国家曾多次报道过,比如在南海,菲律宾(2023年)、澳大利亚(2022年)及美国军舰均曾报告类似遭遇。然而事实显示,都是中国军舰先遭到危险的抵近侦察,随后才采取相应反制措施。
德国此次不仅高调召见中国大使,更通过多个渠道施加压力,明显有意将此事升级为外交事件。其强硬态度背后隐藏着两层深意:首先,德方试图推卸自身责任,将矛头指向中方,明明是德国侦察机挑衅先行,中方采取防卫措施,却被描绘成“威胁者”,意图混淆事实,诋毁中国形象。
其次,这可能是一场战略性的试探。7月4日,中国外长王毅访德并会见德国总理默茨,仅四天后,德国即高调召见中国大使抗议,似乎借此试探中方底线和反应态度。
激光光束消散之际,红海的战略困境愈发明显。2025年3月,美军对胡塞武装发动大规模空袭,地区局势再度紧张。商船为了避险纷纷改道,干散货船绕行比例达到56%,油轮超过50%,集装箱船高达90%。航运巨头马士基估计,红海的紧张局势将导致其年度利润波动高达30亿美元。在这样的背景下,欧盟护航行动本有机会与中国护航编队形成互补,协同保障海上安全,但因欧盟海军意图控制该海域,合作的美好前景变成了频繁的摩擦和对立。
早在几年前,美军就曾炒作其飞机在吉布提遭遇中国“激光照射”,但实情是美军飞机危险接近中国舰艇,导致中方警告无效后才采取反制措施。
德国此次召见中国大使的行动大牛配资网,倒打一耙的性质明显。与其说是针对单一事件的抗议,不如说是围绕全球海洋秩序话语权展开的一场较量。
发布于:天津市星速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