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政策蓝图到产业现实大财配资大财配资大财配资,财政政策很关键。7月10日山东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发布会上,省财政厅二级巡视员单卫国介绍,围绕《山东省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(2025-2027年)》(下称《计划》),省财政厅将重点做好四个方面的支撑。
推动关键技术创新,助力企业向“新”提质。一方面,精准减负。在落实好国家研发费用加计扣除、高新技术企业优惠税率征收、先进制造业增值税加计抵减等税收优惠政策基础上,叠加实施企业研究开发财政补助、科技“创新券”补助等财政激励政策,激发企业创新创造活力。另一方面,高效赋能。充分发挥省级科技创新发展资金作用,支持创建国家级重大创新平台,每个按规定给予最高1000万元经费支持;通过“揭榜制”“组阁制”“赛马制”等新型项目组织方式,支持机器人企业开展关键技术研发,加速突破一批“卡脖子”问题。
建立梯次培育体系,推动产业向“群”聚合。坚持点、线、面协同发力。在点上,实施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能力提升工程、“升规纳统”奖励等财政激励政策,在机器人领域支持培育一批优质创新型中小企业,推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和质量双提升。在线上,统筹中央资金对符合条件的重点“小巨人”企业,给予3年最高600万元支持,引导专精特新企业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作配套,实现“卡位入链”“串珠成链”。在面上,支持培育一批主导产业特色鲜明、创新要素高度集聚、网络化协作紧密的机器人产业集群,引导产业“聚链成群”“集群成势”。
加快市场推广应用,引领产业向“智”升级。一是支持企业智能化改造,用足用好中央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,在工业重点领域支持开展大规模设备更新,推动企业向智能化、数字化、网络化方向转型升级。二是支持具身智能产业发展,对2025年年销售额首次突破5000万元的人形机器人整机生产企业、超过2000万元的核心零部件供应企业,按规定分别给予单户企业最高800万元、300万元奖补。三是支持拓展智能化应用场景,将机器人应用场景纳入“工赋百景”数字化转型试点项目推广范围,按规定给予每个最高200万元奖补,用工业互联网赋能机器人企业“上云用数赋智”。
强化财金协同联动,促进资源向“效”转化。一是做好“财政+金融”文章,综合采取贷款贴息、担保降费、风险补偿、应急转贷等政策工具,撬动银行、保险、担保等金融机构加大对机器人产业的支持力度。二是做好“财政+基金”文章,强化省新旧动能转换基金引领作用,将机器人产业作为重点投资领域,集中支持一批关键技术研发和重大产业化项目。三是做好“财政+资本”文章,积极培育发展耐心资本,引导天使投资、风险投资等早期资本投向机器人领域,对“投早、投小、投前沿”的社会资本给予政策倾斜。通过引导资源高效配置,助推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。
(大众新闻记者 付玉婷)大财配资
星速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